返回

一人之下:修炼遮天法的我被曝光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94.第94章 以身为种,引动天地异象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天地的震动?”

    “这种气息……难道是有人以身为种,自成一天地?”

    一人之下世界的众人也见证了石浩以身为种的全过程。他们被石浩的勇气和智慧所震撼,也被他所取得的成就所惊叹。

    “石浩兄弟真是太厉害了!竟然能够以身为种,自成一天地!”

    “这种成就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,他真的是一个修道奇才!”

    “我们期待着石浩兄弟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,走向更高的境界!”

    石浩站在天地之间,感受着体内宇宙的诞生和天地的震动。

    石浩立于苍穹之下,目光如炬,他深吸一口气,体内磅礴的力量如同洪水猛兽般涌动。他紧闭双眼,心中默念着古老的咒语,身体渐渐散发出璀璨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破!”石浩一声大喝,身体猛地炸裂开来,化作无数星辰,璀璨夺目。这些星辰仿佛有生命一般,围绕着他的身体旋转,形成一方独特的宇宙。

    天穹之上,一道璀璨的金身缓缓显现,它头顶天穹,脚踏大地,虽看不清面容,却散发出一种狂暴惊天骇浪的气息。金身的出现,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,仿佛有绝世大凶即将破土而出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长生家族的天骄才俊们惊恐地看着天空中的金身,他们的异象在这金身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
    “难道是异域的不朽之王打来了?”有巨头惊颤道,他们的心神都被这金身所摄,无法看透其来历和目的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金身的映照下,石浩的身影却愈发显得高大。他仿佛与金身融为一体,顶天立地,开天辟地。他的每一次出手,都伴随着无数的规则秩序,仿佛在与天抗争。

    “天道又如何?我石浩不需要你的嘉奖!”石浩仰头怒吼,他的声音震撼了整个天地。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和抗争,他不需要苍天的认可,因为他自己就是天!

    随着石浩的怒吼,天空中的金身也仿佛受到了感召,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这光芒照耀着整个三千州、九天十地,让所有的生灵都感受到了石浩的力量和意志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是石浩的力量吗?”有人颤声问道,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恐惧。

    “不,这不仅仅是石浩的力量,这是他与天抗争的勇气和决心!”有智者感叹道。

    在这场天地间的巨变中,石浩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而神圣。他仿佛成为了这片天地的主宰,他的意志就是这片天地的意志。

    “石浩,伱要小心啊!”远处,有人担忧地喊道。

    石浩微微一笑,他回头看向那人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放心,我自有分寸。这天道,还不足以让我屈服!”

    说完,他再次仰头看向天空中的金身,眼中充满了挑战和抗争的光芒。他知道,自己的路还很长,但他相信,只要自己不放弃,总有一天会走到那巅峰之上,与天道并肩而立!

    天骄震动,无数生灵心神俱颤,只因那一声轻喝,仿佛从九天之上传来,震得他们灵魂都在颤栗。然而,在这股震撼之中,却有一人,他闭眸参悟,仿佛与世隔绝,丝毫不受外界所扰。

    此人便是石浩,他身旁的女子生灵看着他,眼中满是惊惧与敬畏。她曾见过无数天骄,但从未见过如此可怕之人。他的修炼,仿佛与天地相连,每一次呼吸,都引得周围灵气涌动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是何等的修为?”女子生灵心惊连连,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浩渺的星空之中,而石浩便是那最耀眼的星辰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异象突生。天空之中,乌云密布,雷电交加,仿佛天地都在为石浩的修炼而震怒。然而,石浩却仿佛未觉,他依旧闭眸参悟,仿佛在与天地对话。

    “这是……以身为种,引动天地异象!”大长老孟天证惊呼出声,他的眼中满是震撼与喜悦。他知道,这是石浩修炼到了极致的表现,也是他们族群未来的希望。

    然而,异象的出现,也引来了外界的窥探。大长老孟天证深知,若是让外界知晓石浩的修炼情况,必将引来无尽的麻烦。于是,他果断出手,以无穷的秩序锁链将山峰封锁,确保无人能够探知石浩的修炼情况。

    山峰之外,无数生灵被异象所吸引,他们想要一探究竟,却都被那无形的秩序锁链所阻。他们只能远远地望着那山峰,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。

    而山峰之内,石浩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。他感受着大宇宙之道的奥妙,仿佛看到了一粒尘埃可填海的景象。他明白,人体虽然渺小,但一旦开启体内的“门”,便可实现超脱,与天地同寿。

    他继续参悟,将诸天万火化成奇怪的图形,与自身内道形成阴阳太极图,对抗外界之力。他的体内仿佛有一个宇宙在运转,每一道门都璀璨无边,演示着无边的道则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他仿佛体验到了时空停滞的感觉。他的灵魂仿佛跨越了万古,带着沧桑与厚重的感觉,经历了一场轮回。他感悟到了不灭的真谛,也明白了自己修炼的意义。

    终于,当石浩再次睁开

94.第94章 以身为种,引动天地异象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